背后逆袭之路与暗藏的礁石
说实话,最近MakerDAO的表现确实让人眼前一亮。作为一个观察DeFi市场多年的老鸟,我亲眼见证MKR代币从去年七月开始的那波近90%的惊人涨幅。这可不是什么空气币的昙花一现,背后有着实实在在的支撑。
稳字当头的秘密武器
MakerDAO最近玩的一手好牌,就是把大量资金配置到现实世界资产(RWA)上。具体来说,他们现在持有11.4亿美元的美债和5亿美元的USDC。特别是通过与Coinbase Prime的合作,这些USDC还能带来额外收益。这就像是一个精明的基金经理,既追求稳定收益,又不放过任何增值机会。
记得去年USDC和BUSD遭遇信任危机时,USDT趁机抢占了不少市场份额。但MakerDAO很聪明地选择了另一条路——通过RWA给DAI注入更强的信心。现在DAI的市场份额正在缓慢但坚定地回升,逐渐接近2021年的历史高位。
美债套利的金融魔术
说到RWA的操作,就不得不提Clydesdale这个有趣的案例。想象一下:Clydesdale设立一个特殊目的实体(SPV),从Maker那里借出DAI,然后把DAI换成USDC,再换成美元现金,最后用这些钱购买美债。整个流程就像一个精密设计的金融齿轮组,每一环都恰到好处。
最妙的是,Clydesdale只收取少量管理费,大部分国债收益都归Maker所有。这就是为什么现在Maker约60%的利息收入都来自RWA。说真的,在DeFi圈子里看到这种传统金融的精细操作,总让我有种次元壁破裂的新鲜感。
未来的三岔路口
我对未来12个月做了三种情景预测,就像给MakerDAO画了三幅不同的肖像。无论是牛市、熊市还是平稳发展,有一个事实很明确:MakerDAO的净收益首先会充实剩余缓冲区,超过5000万美元的部分将用于回购MKR。
不过我得泼点冷水。目前各个保险库都快触碰到债务上限了,这意味着RWA带来的收入增长可能会踩刹车。想要继续开疆拓土,Maker需要推出新的保险库。另一个增长点可能来自Spark Protocol——Maker的DeFi子DAO。
成本与收益的平衡艺术
作为过来人,我深知运营一个DeFi协议有多烧钱。2023年的2400万美元运营支出已经让人捏把汗,预计未来12个月可能还要涨到3000万。这还只是保守估计——别忘了Maker准备推出独立新链,光是技术开发、预言机维护这些就要吃掉一大块预算。
最让人头疼的是DSR(DAI储蓄利率)的5%利息支出。最近三个月锁定在DSR中的DAI暴增,虽然我预测增速会放缓,但1.2-1.6亿美元的利息支出还是跑不掉的。这就像在走钢丝,稍有不慎就会失去平衡。
供应端的玄机
要维持盈利,Maker必须持续增加新铸造的DAI。我仔细研究了过去三个月的数据:56%的增量来自BlockTower Andromeda,22.4%来自D3M保险库债务上限的提升,15%左右来自ETH/stETH抵押的保险库。
但BlockTower快触及上限了,增长空间有限。这时候D3M保险库就成了观察DAI需求的晴雨表。有趣的是,很多用户在Spark上用wstETH抵押借DAI,可能是为了5%的DSR收益加上SPK空投的诱惑。
谨慎乐观的展望
总的来说,我对Maker还是看好的。RWA就像是为DAI利息支出准备的缓冲垫,美联储维持高利率的政策对Maker也是利好。不过作为老江湖,我建议重点盯住几个关键指标:DSR中DAI的增长是否可持续、D3M的债务上限变化、以及Spark上DAI的实际使用情况。
说到底,在DeFi这个瞬息万变的丛林里,今天的赢家可能明天就会遇到新挑战。MakerDAO的这盘棋下得不错,但真正的考验可能还在后头。
(责任编辑:趋势)
-
最近柴犬币(SHIB)的行情走势真是让人揪心。上周好不容易走出了一波上涨行情,眼看着价格一路上扬,可周末又突然急转直下,把投资者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。现在0.00000728美元的价格,确实比之前的阻力位低了不少。说实话,作为一个长期关注加密货币市场的老玩家,我都能感受到市场情绪的明显降温。社交媒体热度骤降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没有,最近关于SHIB的讨论热度明显降下来了。社交平台上提到SHIB的次数少了... ...[详细]
-
历史或将重演:当美元危机遇上AI革命,加密货币的黄金时代要来了?
这段时间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:为什么每次经济危机总有人能逆势崛起?看着美国财政赤字不断攀升的新闻,我突然意识到,这可能正是加密市场千载难逢的机会窗口。说实话,美国现在的财政状况确实令人担忧。想象一下,一个家庭如果收入跟不上开支,还要靠借钱度日,迟早会出问题。国家也一样,当债务达到天花板时,信用评级下降、债务违约这些听起来很遥远的词,都可能成为现实。但你知道吗?正是在这种动荡时期,往往孕育着最大的投... ...[详细]
-
最近比特币的走势真是让人又爱又恨,日线图终于出现了止跌迹象,作为一个在币圈摸爬滚打多年的老韭菜,我觉得上涨的可能性正在悄悄抬头。你看啊,行情正在向我们释放几个重要信号:首先,K线的高低点就像爬楼梯一样在逐步抬高;其次,对比之前的暴跌动不动就腰斩,这次回撤50%就踩了刹车,说明空头力量确实有所收敛;最让我兴奋的是出现了类似"锤子线"的止跌形态,紧接着又被一根放量阳线完美吞没,这就像是多头发出的战书。... ...[详细]
-
凌晨两点,美联储会议结果如约而至,暂停加息的决定虽然在意料之中,但市场反应却耐人寻味。说实话,这次会议最让我在意的不是暂停加息这个动作本身,而是那张利率点阵图透露的信息——明年加息概率走低,而降息的脚步声可能要比预期来得更晚一些。全球资本流向的迷局你们注意到了吗?美债收益率简直像坐上了火箭!2年期突破5.2%,创下2006年以来新高;10年期也冲到了4.43%,这可是2007年以来的最高点。这些数... ...[详细]
-
最近的市场真有意思,美股涨得欢,比特币也跟着沾光。说实话,这种时候我最喜欢泡杯咖啡,盯着K线图研究行情。你知道吗?比特币已经连续三天上涨了,这可是近期少见的景象。关键点位:26800美元的「龙门」作为一名老韭菜,我特别关注26800-27200美元这个区间。记得2017年牛市时,这个位置就像一堵厚厚的墙,挡住了不少追涨的资金。现在历史又在重演——如果能站上这个位置,就像鲤鱼跃过龙门,很可能开启一波... ...[详细]
-
说实话,作为一个在金融行业摸爬滚打多年的观察者,我第一次听说比特币时也是满脑子问号。那是在2009年初,一个叫中本聪的神秘人物在网上发布了这个"电子现金系统"的白皮书。当时谁也没想到,这个看似极客玩具的东西,如今竟掀起了如此巨大的金融浪潮。比特币到底是什么?想象一下,如果你手上有一张无法伪造、全球通用,而且不需要经过银行的钞票,这就是比特币的精髓。它不是由某个政府或央行发行,而是通过复杂的数学计算... ...[详细]
-
最近我在研究一个特别有意思的行业现象 - Rollup-as-a-Service(RaaS)。这个赛道就像是为区块链开发者准备的"快速开发套餐",让应用团队可以专注于业务创新,而不用在底层技术上耗费太多精力。说实话,这种商业模式在传统B2B领域司空见惯,但在去中心化的区块链世界能发展起来,确实让我感到意外。RaaS到底在卖什么?想象一下,你是一家Web3创业公司的CTO。你最关心的肯定是产品功能和... ...[详细]
-
最近这段时间,莱特币的表现就像个犹豫不决的投资者,在64美元附近来回踱步。作为一个密切关注加密货币市场的老手,我发现LTC近期的走势确实令人玩味。9月以来,市场情绪明显偏向悲观,卖家们牢牢掌控着局面。但有趣的是,这个被称为"数字白银"的老牌币种,似乎正在酝酿着某种变局。行情陷入胶着 多空博弈激烈打开交易软件,莱特币的K线图呈现出典型的横盘整理形态。CoinGecko的数据显示,当前报价64.63美... ...[详细]
-
friend.tech的泡沫狂欢:我们正见证一场怎样的谢幕演出?
说实话,作为一个在加密圈摸爬滚打多年的老韭菜,看着friend.tech这出大戏,我仿佛又看到了那些熟悉的剧本在上演。NingNing说得没错,万物皆有周期,特别是在我们这个充满投机气息的加密世界。三波浪潮:一个似曾相识的故事让我来分析下这个平台的现状吧。到目前为止,friend.tech已经经历了三波明显的交易热潮。有趣的是,前两波的走势简直像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——都呈现完美的正态分布曲线。而... ...[详细]
-
艺术圈最近刮起了一股数字旋风!10月6日至8日,香港湾仔会议展览中心将迎来一个令人耳目一新的艺术盛会——首届国际数字艺术博览会。作为活动的重要技术支持方,酷天下正用区块链技术重新定义艺术收藏的边界。艺术收藏的新纪元记得小时候去参观艺术展,总是被那些精美的画作所震撼,但从未想过有一天艺术品可以"数字化"收藏。如今,酷天下用类纸屏幕和区块链技术的完美结合,让数字艺术品的收藏变得触手可及。他们的屏幕不仅... ...[详细]